查看大图
See English details
作者:陈申,郭思佳,薛馨华 等
本期共有5个栏目:本期话题(实证与数据:汉语教学研究方法浅议)、专论、学习与认知研究、测试与评估研究、教材研究。涉及国际汉语教学研究的新途径,汉语与二语听力对比,口语语法教学,体验文化教学法,汉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交际策略、对文化的适应,二语分级读物难度研究综述,教材编写等内容。
【本期话题】由陈申主持,讨论了实证和统计的汉语教学研究方法,并推荐四篇由国内外资深学者和从事汉语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应邀特写的学术论文,倡导学界同人对汉语教学研究方法的探索和创新。陈申、郭思佳、薛馨华等老师从三个“是”与“不是”出发,通过思辨和实证的方法,讨论了大数据挖掘的研究方法在当今汉语教学研究中的价值和意义。蔡薇、康硕老师通过比较应用语言学领域七个国外权威期刊和八个汉语期刊中的近二十年来发表的听力相关文章中的研究方法,探讨二语听力和汉语听力研究方法上的异同,并对未来听力研究提出相应建议。杨德峰、庞恋蕴老师对具有代表性的14部中级口语教材中的语法教学模式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指出目前语法教学模式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郑艳群老师对大数据时代下的汉语教学研究方法进行了探新,认为大数据时代,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形成对教学的认知,完成汉语教学画像,基于此提出并阐释了“教学分析”这一理念、方法和研究范式等。
【专论】虞莉老师概述了体演文化教学法的学术渊源、核心概念与课程设计,认为体演文化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能够解决交际法所遇到的难题,将成为21世纪外语教学法的新标杆。
【学习与认知研究】刘元满老师引入“始发事件”概念对新西兰短期来华留学生的“反思日志”文本内容进行分析,发现在日常生活、学习生活和心理感受等层面的文化适应关键事件有着较为鲜明的区域特点,基于此,从教学形式、教师意识、学生心理建设以及管理辅导支持等方面提出了教学建议。刘汉武老师调查了母语环境下初级汉语越南学生的学习动机,发现从整体上看,学生的学习动机由强到弱的优势序列为学习者层面的动机、学习情境层面的动机、语言层面的动机等,语言环境因素没有对学习动机产生影响。李圃、李芳艳老师考察了120名新疆大学留学生的学习动机对汉语交际策略的影响,发现融入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都与交际策略的使用密切相关,在动机行为各维度中,持续性、主动性、用功程度对交际策略的影响较大,交际策略培训在汉语教学中的缺失可能导致单纯用功的学生成为低效率学习者。
【测试与评估研究】王鸿滨老师从影响因素的确定和可读性公式的建立两方面对第二语言分级阅读可读性研究进行了述评。
【教材研究】陈蒙老师以综合课本为例,详细阐释了《预科汉语强化教程系列》的编写理念、目标与特色,提出了该系列教材紧扣预科培养目标,采用强化教育模式,贴合预科培养年限和考核测试标准。
陈申,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对外汉语教学。
蔡薇,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语言、语言学、文学及文化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第二语言听力、词汇习得与教材评估。
杨德峰,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语法习得及对外汉语教材等。
庞恋蕴,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语法习得。
郑艳群,北京语言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国际教育、多媒体和远程教学、语言信息处理等。
虞莉,美国威廉大学亚洲研究系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文教学法、中华读书文化史。
刘元满,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国际教育、教师教育、教材研究。
刘汉武,越南胡志明市银行大学外语系副主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越语言对比、越南学生二语习得和越南汉语教育。
李圃,新疆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现代汉语语法。
王鸿滨,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汉语国际教育学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国际教育。
陈蒙,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对外汉语教学、汉语言文字学。
本期特色:
1.本期话题“实证与数据:汉语教学研究方法浅议”,集中探讨了实证和大数据分析的汉语教学研究方法。本期推荐四篇由国内外资深学者和从事汉语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应邀特写的学术论文,分别回答了:什么是大数据分析法?汉语教学研究为什么要采用该方法?如何采用该方法分析汉语听力教学问题?如何采用该方法分析汉语教材中的语法教学模式?等问题,以期引起学界同人对汉语教学研究方法的探索和创新的关注。
2.“体演文化教学法”在第二语言教学尤其是汉语教学中独树一帜,《体演文化教学法:渊源与核心》将为我们了解其发展脉络、理论基础、课程设计等提供全面系统的阐释,为汉语教学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3.《新西兰短期来华汉语学习者文化使用始发关键事件研究》《母语环境下初级汉语阶段越南学生学习动机研究》《学习动机对汉语交际策略的影响研究——以新疆大学留学生为例》这三篇文章运用质性分析和实证的研究方法分别考察汉语二者的文化适应特点、学习动机以及学习动机对汉语交际策略的影响等,有助于了解汉语二语者的学习和认知情况,为汉语二语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4.《基于第二语言分级阅读教育的读物难度测查研究述评》介绍了相关领域研究现状,是进行相关研究的必读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