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大图
See English details
作者:冯胜利,马秋武 主编
韵律语法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本书从韵律角度出发,运用相关理论从不同方面讨论了语言尤其是汉语中的许多韵律问题,以期加深人们对韵律与语法相互作用的认识。本书收入文章八篇,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韵律语法方面的论文,包括对外汉语语调和声调教学、福州方言连读音变的词法和句法功能、上海话双音节词的轻重韵律模式、汉语韵律的标句作用及实验研究、韵律句法视角下的汉语否定问题等,涉及了不同方面的韵律问题;第二部分是对Uttering Trees一书的书评,对书中各个章节的内容进行了简介和评述;第三部分是与韵律语法有关的材料与观点,即对先秦汉语叠韵联绵词的声母组配类型的考察。
冯胜利,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北京语言大学教授。1977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先在历史系攻古史,两年后又考入中文系陆宗达教授门下读研究生,文史兼治。毕业后留校任教,很快即留学美国,受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拉波夫教授,专攻西方语言学,并获得语言学博士学位。曾为美国堪萨斯大学东亚系终身教授,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教授、中文部主任,哈佛北京书院主任,北京语言大学讲座教授。曾任国际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语言学论丛》副主编,美国国家自然基金会项目申请评审人;现为近十种国内外语言学及语言教学杂志编委,以及国内外语言学杂志和出版社审稿人。
韵律语法是中国学者长久以来关注的对象。早在千百年前就有学者发现了汉语中存在的许多韵律现象,只是当时还未形成理论框架和系统,不能从更大范围、更高视角来观察这些现象并总结出规律。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学者对韵律句法学、韵律构词学和韵律音系学等学科的研究,相关理论不断发展完善,本书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推出的。
本书的研究对象主要为汉语的韵律现象,涉及韵律与语调、声调、词法及句法等的关系,既包括对对外汉语语调和声调教学的讨论,也包括对汉语方言福州话和上海话声调的分析,还包括从先秦汉语以及出土材料看对汉语的韵律现象的探讨等。本书的讨论不仅有助于研究者深入了解汉语韵律与其他范畴的相互作用,也有助于该学科理论的完善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