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大图
See English details
作者:陈贤纯 编著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阅读经典,阅读中华优秀文化故事,有助于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汲取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陶冶道德情操,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家园中国·中华文化分级阅读”套系图书正是在此背景下策划开发的,主要用于中华文化的普及,带有“通识教育”色彩。主要面向汉字识字量有限的读者群体,特别是少年儿童。读者可以在自身识字能力范围内完成中华经典的阅读,从而达到传承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目的。本套系按照汉字识字量分为三级:第一级为民间故事,第二级为历史故事,第三级为“四大名著”简版的文学故事。 本套系为第一级,都为民间故事,内含10册:《嫦娥奔月》《花木兰》《白蛇传》《黄粱梦》《牛郎织女》《月下老人》《梁山伯与祝英台》《聂小倩》《铡美案》《画上的美人》。每一册大约5万字,全套大约50万字。
陈贤纯,北京语言大学教授,自1975年开始从事汉语教学工作,几十年来潜心教学,并专注于阅读教学及文化教学的研究,特别对阅读中词语分级、句式难度控制、读者文化点障碍预判有深入研究。出版了《现代汉语阅读入门》《汉语强化教程》《这样阅读》《中国文化中的典型人物与事件》等多部教材与学术专著。
★故事经典,充分利用孩子阅读时间,增加通识。
小猫小狗的故事固然有趣,但阅读有通识色彩的图书,会最大化利用孩子有限的阅读时间。
★贯彻“整本书阅读”,故事情节曲折,引人入胜,区别于简版。
简版的民间故事书可能会包含很多故事,这看起来固然很“划算”。但阅读情节完整详细、背景交代清晰、逻辑缜密的一个故事,唤起孩子对阅读的兴趣,才是阅读真正的意义和价值。而实现这些,靠的是作者“讲故事”的功力。
★语言严格控制难度,是真正意义的无障碍阅读,阅读体验更佳。
很多图书标明“无障碍”是给原文加了批注,这固然一定程度减少了障碍,但真正关注读者语言水平、认知程度的文本才是真正的分级阅读,才是真正的“无障碍”。
★不仅讲故事,还穿插讲解文化和历史,介绍古代社会。
在讲故事前交代清楚背景;在讲故事时,融入讲解传统文化,如古代科举制度、官位等级的详细解释等等。孩子不仅知道了一个故事,更深度了解了古代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