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大图
See English details
作者:施虹
《通用学术汉语:思辨与表达》以“汉语能力和学科素养培养并重”为核心编写理念,适用于来华攻读本硕博学位的学历生和即将进入中国大学学习的预科生,注重基于学术场景,培养提升学习者的思辨能力、学术技能、中文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突出的“学术技能培养性”和“汉语语言知识性”。
教材在语言教学规则基础上,选编计算机科学、食品科学、环境科学、航空航天、心理学等前沿学科领域内容,将下定义、分类、提问、解释、归纳、论证等必备学术技能融于各学科主题学习中,推动学生在沉浸式的专业学习中进行思维与表达训练,提升学生学术汉语技能,为学生进行专业学习打下必要的语言基础和学养基础。
另外,本教材配有慕课、微课等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课堂、教学资源三者融合,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新模态,力求做到“慕课微课数字化、线上线下混合式、自学导学探索式、练习测试题库化”。
施虹(主编),浙江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际教育学院教学中心主任、汉语言专业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文化传播、对外汉语教学。
体现“汉语能力和学科素养培养并重”教学理念
注重提升学习者思辨能力、中文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纸质教材+数字资源+课堂教学”融合的新形态教材
本教材将语言学习与提升学科素养、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加强国情教育等相结合,体现出五个方面的特点:
·汉语知识和学科基础知识的通用性
·各优势学科专业知识的交互性
·跨文化学术活动中交流与表达的思辨性
·完成专业学习研究任务、参与学术竞争能力的高阶性
·正面理解当代中国国情的教育性
·专业学习研究中的思辨与表达能力
·跨学科及跨文化理解能力
·专业学习研究的综合竞争能力
·对当代中国国情的理解能力
本书适用于来华攻读本硕博学位的学历生和即将进入中国大学学习的预科生,共上、下两册。一册教材可供一学期使用,每学期48~64课时,每周3~4课时,配有慕课微课等,建议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