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大图
See English details
作者: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
《国际中文教育中文阅读分级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依据读者年龄分为儿童阶段(5—12 岁)、青少年阶段(12—18 岁)和成人阶段(18 岁以上)三个部分。每一个年龄段的“标准”均包括“读者特征”“读物特征”和“示例”三大板块,构成了科学、系统、实用的标准体系。其中,“读者特征”从“读者的年龄及心理特征”和“读者的阅读能力表现”两个维度描述,“读者的阅读能力表现”又从读者的认知过程、阅读行为、阅读策略三方面进行描述。“读物特征”从语言、内容、形式三个维度描述。“示例”主要是提供了符合不同级别读物特征描述的阅读材料样例。
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组编)是中国教育部直属事业单位,是发展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专业公益教育机构,致力于为世界各国民众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提供优质的服务,为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世界多元文化互学互鉴搭建友好协作的平台。中心具体负责统筹建设国际中文教育资源体系,参与制定国际中文教育相关标准并组织实施;支持国际中文教师、教材、学科等建设和学术研究;组织实施国际中文教师考试、外国人中文水平系列考试,开展相关评估认定等。
悦读·善读
1. 指导性:“标准”以《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和《国际中文教育用中国文化与国情教学参考框架》为参照,以“悦读·善读”为核心理念,力求为全球范围内的中文分级阅读提供科学化、系统化和个性化的指导体系。
2. 系统性:“标准”以中国语言文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为基础,结合儿童、青少年和成人的认知发展规律,系统描述了全球儿童、青少年和成人中文阅读者阅读能力的典型特征。
3. 科学性:“标准”科学设置阅读的难度和梯度,有助于阅读过程中知识、技能和情感目标的循序渐进式发展。
4. 国际化:“标准”力图将国际中文阅读与世界文化接轨,具有鲜明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意识。
5. 实用性:“标准”可为分级读物开发方提供科学规范的研发依据,为中文阅读者提供高效便捷的学习依据,为各类中文教育和出版机构提供客观、专业、精准的指导。
儿童、青少年和成人阶段分别使用,各阶段各等级描述语与标准最后的对应示例对照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