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大图
See English details
作者:张健 主编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是由教育部主管、北京语言大学主办、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承办,以促进国际汉语教学研究与事业发展为宗旨的学术刊物。本刊于2014年3月正式创刊,为季刊,国内统一刊号:CN 10-1203/H,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798X。 本刊于2014年6月被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2014年12月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为首批学术期刊,2016年5月被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AMI)》收录为来源刊。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2016年第二期刊发的稿件最突出特色:1.后方法。 【本期话题】栏目的主题为“后方法时代的语言教学理论”,由崔永华主持,邀请鲁健骥、陈申、赵杨、陶健敏等学者探讨“后方法”这一值得关注的热点问题,角度各异,观点不同,很多见解对于树立对待后方法的科学态度很有意义。2.【专论】栏目,赵金铭从宏观视角回溯汉语预科教育的历史,借此提出新形势下的预科教育应重视的问题。下一期【本期话题】将就预科教育展开讨论。3.【基于教学的汉语研究】栏目,王韫佳的文章《轻声规范和教学琐议》虽然探讨的是汉语语音本身的问题,但对汉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中很多问题也是汉语语音教学中忽略的重要问题。4.教学语法本期依然设置了两个专栏,【教学语法专栏】刊发了阮黄英、杨德峰2篇稿件,从海外和国内不同视角探讨教学语法。 【马真陆俭明先生讲语法(二)】续上期连载,讲解4个教学中常见的语言点。
张健,博士,编审,北语社董事长兼总编辑。长期从事汉语和中华文化出版物的研发、编写工作,并致力于研发以数字化方式传播汉语和中华文化的新模式,为2014年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北京市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全国新闻出版业互联网创新人物奖获得者、中国大学出版社高校出版人物奖获得者、国家汉办国际汉语教材专家工作组成员、国家汉办国际汉语教材研发与培训基地专家委员会委员。
一、本刊办刊宗旨:
本刊将秉承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学科建设的优良传统,理论联系实际,面向事业,面向教学,面向教师,为事业和学科的发展提供动力和依据。
本刊以促进事业和学科发展为己任,以解决教育教学实践和理论的重大问题为导向,把握汉语国际教育的时代脉搏,发表重要研究成果,弘扬优秀的教育教学范例。
本刊鼓励用科学方法研究和探讨教学实践中各种“接地气”的问题,鼓励一线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事研究,倡导本体研究、习得研究与汉语教学实践相结合,为海内外汉语教师和学科建设提供“用得上”的学术资源。
本刊倡导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学风,主张客观、科学、理性、严谨地认识事业和学科问题,从汉语教学和学习的“实事”之中,“求”理论和实践之“是”;主张践行“跨学科”研究的理念和方法,积极汲取相关学科和国内外第二语言教学之“长”,攻克汉语国际教育的难关。
本刊将依托海内外汉语国际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教师,共同建设一个本领域科学研究和教师发展的美好家园。
二、本刊主要栏目
1.本期话题:每期邀请相关问题的资深专家,采取座谈或笔谈形式,就汉语教学的某个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希望这个栏目成为本刊的一个特色。
2.专论:学科基础问题、学科理论框架、学科研究方法体系、第二语言教学传播模式、各国语言政策、理念、标准比较等。
3.基于教学的汉语研究:面向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研究,包括语言教学内容的选择、排序、解释,及教学难点、重点的分析;海外汉语教学的发展、教育环境、教学模式、教学特色等相关问题。
4.教学研究与实践:以汉语教学理论和课堂教学研究为主,包括中小学汉语教学研究、海外华文教育研究、海内外外语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汉语教育技术研究。
5.教材研究:汉语教材编写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汉语教材评价研究,海内外汉语教材评论。
6.学习与认知研究:提倡和推进相关研究成果向汉语教学实践转化的研究。
7.教师发展研究:汉语教师能力和素质研究,汉语教师培养和培训研究。
8.测试与评估研究:重点研讨汉语成绩测试、形成性评价、课堂教学评价等问题。
9.教学史研究:发表汉语教学的史料、口述史以及相关研究成果。
10.学位论文精华:研究汉语教学的优秀博士、硕士论文的精华部分。包括高水平的相关问题研究综述和有重大创见或发现的研究成果。
11.教学探索:分析、解决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包括语法点讲解、词汇辨析、语音训练、活动设计等)。
三、本刊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5号,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402
邮政编码:100083
收 件 人:《国际汉语教学研究》编辑部 收
投 稿:登录http://www.blcup.com/XSQK/,点击右上角“作者投稿”链接
咨询邮箱:gjhyjxyj@blcup.com
电 话:(8610)82300207
传 真:(8610)82303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