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大图
See English details
作者:陈卫恒 著
语言是音义的结合,音义关系是语言的根本关系。音义作为语言的不同层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在构造方式上及其历史演变上,二者有密切的互动关系。从音义层面的互动关系来看,河南北部方言以及晋语,在汉语方言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其丰富的构词、构形变音现象,如子化变音、动化变音、拟象变音、节律变音(包括分音、合音和表音字词头和后字的黏着)等,关涉到音义交织的复杂关系,蕴含着语言结构转换和历史演变的不同层次。如何阐明这种现象,是国内外语言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在国内语言学界,有不少学者对河南省北部方言的子化变音和动化变音的成因,做了不同层面的诠释,对本专题的研究有重要的推进作用。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2011年由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陈卫恒的专著《音节与意义暨音系与词汇化、语法化、主观化的关联:豫北方言变音的理论研究》一书。作者通过自己的母语,对河南北部及其毗邻地区的语言现象进行考察,获取了第一手语料,并以此为基础,吸收了国内外的一些研究成果,对汉语音义跨层关联的诸多问题,从理论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对开展汉语的变音研究有借鉴作用。
1.系统分析串联了本方言语料,为汉语构形、构词变音建立了理论基础。作者立足本土,由点到面,从自己熟悉的母语林州方言点开始,逐步扩大调研范围,将河南北部及其毗邻省市以及相关汉语方言的变音现象,做了细致的梳理和分类,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以此作为构建变音理论的事实基础。
2.从历时与共时方面分析了本地区变音的成因。该书根据变音材料时空分布的连续性、各方言系统内含语法结构变音条件的相似性、以及明清至今的地名与方志等文献地名名称的稳固性,论证出“Z变”参与合音的后缀成分的历史来源为“-子”,地名D变合音成分主要为“-家”,动词、形容词D变合音后缀成分主要为“-着、-了、-得、-地、-的”等。关于分音词、嵌L词、圪头词的变音历史来源,认为与拟声拟态边际音系的构词以及舒声促化有关联。此外作者还结合移民史、认知(如“有界/无界”)、韵律等,指出形成变音的外在因素。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作者阐述的论点对讨论问题有引领作用,其成因需相互协作集思广益做更深入的调查研究。
3.把汉语变音研究与当代语言学的研究前沿相结合,为国外研究“语法化”、“词汇化”的音系影响提供了汉语例证,补充了“音系化”的内容。“语法化”、“词汇化”是当前语言理论研究的一个重点,但对汉语语料特别是汉语变音方面的方言事实关注不足,对于词汇、语法系统的演变关涉到音系演变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没有充分的例证说明。通常提到的仅限于在类推、形态残迹所构成的音变或词素向纯语音的音素转化等方面。该书专立“变音与音系化”一章,补充了这方面不足。讨论了词汇化、语法化作用下的音系变化或“音系化”进程,指出了“存古”、“创新”、“干扰”、“带动”、“推动”等多方面的内容,丰富和深化了国内外学者对汉语词汇化、语法化作用下的音系的了解。
4.“本变音互动”和“虚实音互动”的音变模式,是对侧重于纯语音音变研究的历史语言学音变理论的重要补正,有助于推动非纯语音音变的深入研究。变音的词汇化、语法化是“音系化”研究的核心内容。作者从本字字音和变字字音、虚字字音和实字字音的互动角度,对词汇化、语法化作用下的音系演变进程进行了认真考察,初步确认了以表达意义单位(词组、词、词素)为条件的非纯语音变化和以区别意义单位为条件的纯语音变化的内涵和模式有所不同。在这样的结构中,作者指出:“本音与变音”、“虚字音与实字音”,包括“词根音和词缀音”,对立与统一关系的双方,是研究观察音系系统演变的重要途径。
5.该书对于语言音义关联类型、变音类型以及二者相互关系的见解,对语言类型学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考察意义条件制约下的音变或由意义引起的音形变化,其着眼点是音义跨层的音变,而非单纯语音层的内部变化。这类音义跨层,在不同的人类语言中其类型的表现不同,其基础是人类语言音节与意义单位关联的类型不同,如单音节语、双音节语、三音节语、多音节语等,以及由此形成的本音音形和派生音形也即“变音”的不同。这样考察变音,有助于把汉语的特性和共性融入国外相关的语言类型学研究的范畴。
出处:贺巍:汉语变音理论著作推介(今日语言学,2017年7月19日)